商丘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商丘市交通运输局助推两城联创交通发展
TUhjnbcbe - 2022/12/5 20:14:00

市场报创新中国讯(田保庆)8月14日下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之商丘市交通运输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市广电大厦十四楼商丘市*府新闻发布厅召开。

发布会现场

商丘市交通运输局*委委员、副局长鲁万伟,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郭金收,市公路养护中心*委委员、正处级干部孙永峰,市公交公司*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张维峰,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出租科科长侯正权,市中心汽车站站长王国民,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治超科负责人张水利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商丘市交通运输局是市*府主管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科等16个科室;下属有市公路养护中心、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市质量监督站、市交通教育培训中心5个事业单位,联系市公交公司、淮海驾校、市路兴公司、市地方铁路局、市智能监理有限公司5个企业单位;负责行业指导三区六县9个交通运输部门;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3万多人。

“两城”联创是市委市*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提高商丘城市品位、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大事。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作为“两城”联创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府的部署要求,结合交通运输工作职责,坚持把“两城”联创与构建商丘公铁水空综合交通枢纽结合起来,与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优化运输服务结合起来,与做到发展成果共享打造人民满意交通结合起来,始终以添砖加瓦的情怀和义不容辞的担当,发挥交通之力,贡献交通之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当好先行、提供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两城”联创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无论什么情况下,对“两城”联创工作都坚持认识不变、力度不减。根据市委、市*府、市“两城”联创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各所属单位也设立了相应的组织;印发《商丘市交通运输局“两城”联创工作方案》、《商丘市交通运输局“两城”联创宣传工作计划》,将市委市*府分配的创建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后分解到有关单位,做到工作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创建班子具体抓,干部职工全体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使“两城”联创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

二、构建综合交通,提高城市品位。我局立足商丘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战略定位,着力加快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截至年底,全市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2.26万公里。商合杭高铁和高铁东站去年12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京雄商高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动车运用所和高铁物流基地项目落户商丘,完成了商丘火车站南站房改扩建工程初步规划方案,我市成为全省第二大高铁枢纽城市。沱浍河航运一期工程夏邑段、永城段建设完工,新增四级航道85公里。商丘机场项目重新完善了过期要件的办理工作,具备了批复条件,机场专用公路已完成勘察设计工作。商丘市境内已建成通车7条高速公路.8公里,形成“四横三纵”网络格局;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今年开工建设;环城高速3个出入口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环城高速3个出入口、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清凉寺大道南延工程、“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一期工程5条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形成“四横四纵”网络格局。“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一期工程5条路年开工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40至60分钟不收费交通经济圈。梁园、民权2个汽车站和示范区传化公路港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60个乡镇交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平台。今年以来,按照上级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及时解决复工返岗、设备进场、资金保障等难题,交通重点项目于2月底复工建设。截至7月底,环城高速3个出入口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一期工程5条路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清凉寺大道南延工程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发展“双胜利”,有力助推了“两城”联创工作。

三、优化运输服务,扮靓城市窗口。汽车客运站和公交车、出租车是我市对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两城”联创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局从道路客运、交通物流、便民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城市名片。尤其是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按照上级“一断三不断”“三不一优先”的部署要求,在坚决阻断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农民工交通返岗复工、疫情防控和生活用品、企业供应链的运输保障工作。一是道路客运服务更加优化。全市一、二级客运站全部安装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联网售票覆盖率%;大力开展“情在旅途、温馨交通”志愿服务活动,配备手推车、雨伞、晕车药等便民设施。投资万元购买大容量纯电动空调公交车45台,纯电动公交达台,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了中心城区公交车辆全部电动化,公交站牌米覆盖率%,并认真落实60周岁以上老人、*残、伤残免费乘坐公交车*策;开展“文明线路”、“最美驾驶员”、“文明标兵”等竞赛活动,拥有全国青年文明号线路1条,全国工人先锋号线路2条,省、市级文明线路10条。优化车型结构,去年更新出租车台、发展网约车台,投资多万元为出租车安装了车辆计价器、GPS,实行机打发票、主动出示发票、服务监督卡制度。交通运输服务热线年均受理业务2.45万件,10秒接听率达90%,办结率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科学应对农民工和学生等重点人员返程高峰,实施“点到点、一站式”运输服务,组织疫情期间外出劳动力包车辆次、城际营运班次辆次。二是交通物流加快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内陆型多式联运、无车承运人和甩挂运输发展,商丘传化公路港显著提升了公路物流效率,西铁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已申报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商丘交运集团甩挂物流有限公司已拥有各型货车多台。全市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年均同比增长10%以上,商丘荣获“中国物流业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物流最具活力城市”称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抽调技术状况良好的客货运车辆多台组成运输保障车队,严格落实应急运输“绿色通道”*策,发放A、B、C类通行证个,运输各类物资33万吨。三是交通便民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互联网+监管”事项实施清单录入率%,88项交通行*审批项目“四级十同”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一网通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四、推进脱贫攻坚,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把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我市在拟退出的6个贫困县提前实现行*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三个%的交通运输脱贫目标基础上,提请市*府印发《商丘市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暨乡村客运“村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持续优化城乡客运网络布局,促进交通扶贫工作全面提升。年建设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公里,新增和改善通硬化路自然村个,助力脱贫攻坚。今年底全市将再新增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全市所有行*村通客车率%,现有城乡客运班线条、城乡客车辆、运营里程公里,*府补贴资金万元。梁园区个行*村全部通了公交。梁园区、虞城、民权被授予“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称号。我们注重把农村公路建管护运与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电商物流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路畅通与经济活、文化兴、旅游旺的高效统一。如被誉为“梨园小镇”的宁陵县石桥镇,依托区域公路交通优势,酥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产酥梨12亿斤,产值约16亿元;并且成功举办了16届梨花节,12届酥梨采摘节,每年都吸引30余万人来宁陵赏梨花、摘酥梨,辐射带动6万多人就业致富。

五、实施专项治理,树立文明形象。一是强化交通执法。去年以来开展交通公安联合治超次,出动交通执法人员人次、交警人次,查处违法超限车辆台,卸货2.5万吨,交警扣分分,运输市场健康发展,路域环境全面优化。联合周口、漯河等市开展交通公安异地联合执法“天网行动”36次,我市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查处百吨王34台,“天网行动”多次受到省厅执法局表扬。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超限劝返,实现了超限车辆“零驶入”,我市高速计重收费数据查处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名。查处违规经营客车台次、“黑出租”48台次、违规经营出租车82台次;成功打掉了以李春永为首的残疾人非法经营“黑出租”团伙。二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推进“全路无垃圾、车行无扬尘”,积极筹措资金购买25吨高压冲洗洒水车8辆,充实三区干线公路保洁设备。全市干线公路主城区绕城及出城五公里机械化清扫洒水率%。悬挂宣传条幅0条,出动宣传车余台,制作宣传手册5万册,发放《给司机的一封信》1万余封。严格落实“三员管理制度”、“开复工制度”和“六个百分之百”等各项制度,确保施工扬尘不输出。我局被省厅评为环境攻坚先进单位。永城、睢县、民权、虞城、柘城先后被批复为全省绿色交通试点县(全省11个,我市占5个)。三是强化检查督导。市交通运输局成立督导组,先后对局机关、商丘汽车总站等7个单位进行了“两城联创”督导检查。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督查通知15份,对文明用语、车容车貌、控烟和公共厕所等进行专项整治,严防问题反弹,美化城市环境。

六、开展创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两城”联创宣传,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制作“两城”联创宣传展板8块、编发电子屏36期,并用好机关*务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丘市交通运输局助推两城联创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