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睢阳保卫战7000对13万,唐朝历史上最
TUhjnbcbe - 2022/10/13 21:48:00

年,常德保卫战中,国民*师长余程万率人抵御日*10万人,历时12天,其所部57师仅有80人突围,其余全部壮烈殉国。年著名作家张恨水专门为此战写了一本书《虎贲万岁》,让此战广为人知的同时也让劫后余生的余程万大大地提高了知名度,为此还收获了一份爱情;年,电影《喋血孤城》更是将此战的惨烈展现在世人面前,香港影星吕良伟饰演的余程万形象深入人心。

其实在此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也有一场城市保卫战,与常德保卫战比较,更为惨烈更为悲壮。它们同样是以少战多,常德保卫战以对10万,它是以对13万;它们同样壮烈,常德保卫战57师全*覆灭,只余80人,它从主将到士兵全部壮烈牺牲;它们守城结果都一样,城池最终被攻陷,二者均无援兵支持,但它们同样战至一兵一卒,绝不言退;它们同样在历史上极具战略意义,常德保卫战打碎了日本侵略者通过湖南进入四川威逼陪都的美梦,它有效阻挡了唐朝叛*前进的脚步,为朝廷组织反击赢得了时间。它甚至比常德保卫战更牛掰,常德保卫战坚持了12天,它却打了整整10个月之久,它就是发生在唐朝中期的睢阳之战。

睢阳古城

战争背景

公元年冬,即唐玄宗天宝14年,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安山攻破洛阳,建立伪*权大燕。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一些州县太守、县令被吓得手足无措,望风而降;长安被破前,大唐皇帝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避难,太子李亨马嵬驿兵变后与父亲分兵另谋出路,年在灵武草草即位,称唐肃宗,开始组织*队平叛。

年张巡组织兵马守雍丘抵抗叛*,后撤出雍丘,沿睢阳渠南撤,部众仅千人、马仅匹,退至睢阳后与太守许远等合兵一处,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北上抗击叛*。在宁陵北击败伪燕大将杨朝宗,斩将20人,杀敌一万余,此战后张巡被唐肃宗封为主客郎中、河南节度使,驻防睢阳,兵力约人。

张巡是谁?唐朝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记载他为邓州南阳人),他于唐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新唐书》记载他: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这个记载倒是客观准确,他后来被诟病,也正是因为他“略细节”,“不与庸俗合”,故事笔者后文会提到。

那么睢阳又是什么地方呢?睢阳,位于今河南商丘市,地处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安山称帝后开辟了两条战线:东西并进。西进的目标是长安,那是唐朝的首都;东进的目标是雍丘、睢阳,那是扫荡江淮的必经之地,拿下睢阳,就可扼住唐朝的江河运输,进逼江淮富庶之地,进而切断唐朝的经济命脉。如果说杨朝宗进犯还只是叛*小试牛刀,那么尹子琦大兵压境就意味着叛*对睢阳的志在必得。

张巡剧照

战争过程

睢阳保卫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年7月前,张巡守*以少胜多,大挫叛*兵锋;7月至10月,张巡孤立无援,艰难守城;10月,城破,张巡等壮烈殉国。

第一阶段:以少胜多

年1月,此时安山已死,其子安庆绪继位,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与杨朝宗会合,共13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自己任主帅,许远负责管筹粮草*用;接着激励将士固守,说:”逆贼乃乌合之众,虽多但不足畏惧,只要上下齐心,必能打退贼逆;且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贼众寡谋,贼骄则无智,乌合之众少谋且犯上作乱,必败无疑。“尹子琦急于邀功,兵临城下,凶猛攻击,城上却毫无动静,待贼爬至云梯中间时城上箭矢如雨,敌*慌忙撤退,死伤甚众。尹子琦反复多次攻城,张巡身先士卒,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此一役叛*死60余将领,兵士死伤2万余之众,唐*士气高涨。这次大捷之后,张巡官拜御史中丞,而许远和姚訚也分别升官至侍御史和吏部郎中。

张巡又将全城*队分区操练,让诸将灵活运用阵法而练兵,还重视内部团结协调和思想教育。年2月,尹子琦增兵睢阳,张巡采取心理战术,打退叛*数次进攻,又用计射伤尹子琦。张巡不但擅长守城,还注重运用攻心战术来瓦解敌*。《新唐书》记载:贼士攻城者,巡以逆顺说之,往往弃城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三百余人。

5月麦熟,叛*在城外收割之时,张巡立即集结士兵,擂鼓作势欲出战,尹子琦立即下令停止收割备战。而张巡此时却停止擂鼓,让士兵假装休息,然后趁叛*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让南霁云率*冲出城门进击,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尹子琦同时也命大将率多骑兵直逼城下,试图逼降张巡,张巡将计就计,一边假意在城上与叛将周旋,一边暗命将士持钩、陌刀、强弩等从城上潜入无水的护城河,趁叛*不备之时奋勇杀出,又打了叛*一个措手不及。

睢阳保卫战

第二阶段:孤*守城

年7月,伪燕再次增兵至18万之众,将睢阳城包围起来。这时城中粮草难以为继,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饿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同时,战争减员也得不到补充,士兵只剩下多人,加上饥病交加,再也无力出击。

尹子琦看到城中兵员日少,又缺少粮草兵器,开始强攻。叛*修造带轮云梯,上置一笼,装精兵人推至城边,准备跃墙攻城。张巡命人暗中将城墙凿穿三个洞,等敌人云梯推进,即伸出一带铁钩的大木,将云梯钩住使其不能退,再出一木棒顶住云梯,使其不能放;敌人进退不得时,守*再伸出一木棒,末端置一铁笼,内装易燃之物,将敌云梯烧断,梯上之兵尽被烧死。

睢阳城上有观察敌情的暗哨,用来防范叛*偷袭,于是尹子琦命人造"钩车",顶设铁钩,来清除暗哨;张巡则命人在大木顶端扎上铁链、铁环,套住钩车车头,挂入城内,截去铁钩。尹子琦又使用木马攻城,但当叛*靠近城墙之时,却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张巡见招拆招,尹子琦机关算尽,损兵折将,终无机可乘。

当时周边有唐*贺兰进明驻守临淮、许叔冀和尚衡驻*彭城,却都观望不肯救援。张巡派南霁云去搬救兵,许叔冀只送了布数千匹,却不肯出兵,气得南霁云大骂,要与之决斗;而贺兰进明则既怕出兵救援自己受袭,又嫉妒张巡声望,说“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南霁云发下*誓“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最后南霁云只搬得原宁陵兵人,可惜叛*太多,待他打回睢阳时只剩下人了。

睢阳保卫战

第三阶段:城破殉国

看到守*既无粮草,又无外援,叛*进攻得更加猛烈,”贼知外援绝,围益急“。城中的情势越来越困难,守*很多因饥饿而死,城中的麻雀老鼠都被吃光了,连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万般无奈之下,城中开始人吃人。《新唐书》记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这就是后人诟病他的原因,把他与食人魔王朱粲相提并论,说他纵兵士吃人。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易地而处,你会怎么样?投降还是死守?投降失去大义,死守又无粮草,他那时其实已决心以死报国,何况他还是先从自己的妻儿开始吃起的。他杀死侍妾之时,心里没有滴血吗?我们不去谴责那些坐壁上观的唐*将领,反而要去指责以死效国的忠义之士吗?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劝张巡弃城突围,且看张巡如何看待?《新唐书》记载: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一是士兵饥饿疲乏,突围难以成功,不如固守待援;二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说,睢阳必须要守,睢阳是豫东门户,中州锁钥,江淮屏障,河洛襟喉,叛*据而有之,必将战火引向江南,大唐便失去粮饷供应。危难之际,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还是只重家国大义,这是何等忠义!

相持到年10月初九,叛*攻陷睢阳城,兵士无力阻挡,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几次想要劝他投降,却被他连连痛骂:“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他的部下见到他,起立哭泣,他说“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大义凛然地与许远、南霁云、姚訚、雷万春等36人就义,终年49岁。城破后第三天,唐朝新的河南节度使张镐率兵赶到,收复睢阳,而张巡也被唐肃宗追谥为扬州大都督,同时被追谥的还有许远、南霁云,到唐朝大中年间,他们3人还进入了凌烟阁名臣之列。

张巡殉国

结语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比如三国的官渡之战、粟裕指挥的*桥之战,睢阳之战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其实它也是相当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冷兵器时代,对13万,这样的胜仗历史上可谓寥寥无几。

而睢阳之战作为城市保卫战,与常德保卫战相比也不遽多让,甚至更为惨烈。此战意义重大,可以说它为唐肃宗的平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张巡等人的忠贞气节不仅为后世所颂扬,如韩愈认为他“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同时也为当时的唐*将士提振了士气;后世中华民族14年抗战和以积弱国力硬刚美帝,莫不是这种家国精神的传承!

更重要的是张巡与叛*相持10个月,既保证了江淮税赋对唐*平叛的支持,又将伪燕大将尹子琦所率13万大*牵制在睢阳城;他们既无法回师救援危在旦夕的长安城,也无法破城南下,这样极大地削弱了长安、洛阳方面叛*的*事力量,使长安年9月得以光复,洛阳也在睢阳城破10天后被收复。睢阳保卫战"既足以挫贼之锋,使不得席卷东下,又即以分贼之势,使不得并力西侵,江淮得保富庶之余力,赡给诸*,贼旋荡覆"。

这一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睢阳保卫战7000对13万,唐朝历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