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城市帝国(ID:books)做了一份年中国50强城市预测,是根据七普人口数据为基础做的,因为人口趋势就是经济发展趋势,是更准确的经济风向标!
在该预测中,徐州城市再度晋级,排名中国城市第24名,预计年人口将达到万,GDP破万亿元,达到亿元,人均GDP预计将达到6.2万元,人口增量预计8.6万人。
预测的依据:
数据特别说明:
部分城市预测描述:
3年后的徐州要变了徐州
要!变!了!
“一心、三带、五组群”
“一核、五心、两轴、一带、四区”
“4条轨道交通”
......
年,
徐州会这样!
规划篇
年2月24日上午,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徐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情况进行发布。
徐州未来新定位
明确了!
到年,将徐州建设成为“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并细化为四个定位:全国重要的双向开放综合性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将徐州未来3年
需要建设的水利、交通、电力、住房、
教育、医疗、文化等所有项目
精准落位
绘就了这样一张蓝图~
都市圈空间结构
促进徐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构建“一心、三带、五组群”的都市圈空间结构。
“一心”:徐州都市核心区
“三轴带”:京沪协同创新发展轴:枣徐宿;东陇海开放共享发展轴;大运河绿色文化发展轴。
“五组群”:丰沛组群(丰县、沛县);枣滕微组群(枣庄、滕州、微山县);邳新组群(邳州、新沂);宿迁组群(宿迁、睢宁);宿淮组群(宿州、淮北、濉溪)。
市域空间结构
统筹市域发展要素,规划形成“一核、五心、两轴、一带、四区”的市域空间结构。
“一核”: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壮大发展徐州市都市区
“五心”:新沂、邳州、睢宁、沛县、丰县五个县级中心
“两轴”:东陇海对外开放发展轴、融入长三角协同发展轴
“一带”:大运河生态文化带
“四区”:徐州都市区、东部发展区、东南片区、丰沛片区
生态安全格局
市辖区构建“大湖北踞、两水绕城、三山鼎立、七脉入城”的生态安全格局。
“大湖北踞”:微山湖
“两水绕城”:故*河、京杭大运河
“三山鼎立”:云龙山、吕梁山、大洞山
“七脉入城”:微山湖-九里湖、九里山、云龙山、托龙山、大洞山-京沪高铁、大洞山-不老河-潘安湖、吕梁山-大龙湖
最终形成山水入城、轴带拓展、组团弹性的美丽徐州国土空间新格局。
未来3年
徐州准备这样干!
进一步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统筹区域资源要素,强化徐州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提出了“科技创新核心、经济组织中枢、对外开放门户、医疗教育中心及文化交流纽带”五大区域中心职能。
进一步发挥综合交通优势
融入国家高铁干线网络,巩固徐州铁路枢纽地位。
打造高速铁路2小时交通圈和城际铁路小时交通圈:全面覆盖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可以快速通达宿州、枣庄、萧县、蚌埠、商丘等多个市县,提升了菏泽、济宁、临沂、连云港、宿迁等方向的可达性,实现与南京、郑州、济南、合肥四个省会城市构成“2小时交通圈”。
对标千万能级机场,打造淮海经济区的国际空港,谋求高速快速路网络支撑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重点加强纵向省际高速公路网连通,形成“六纵四横一联”的高速公路网。
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修复
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基础上,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开发,大力开展徐州生态修复的2.0版,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为徐州市继续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
进一步打造城市特色精品片区
积极打造徐州中央活力区、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区,综合研判生态、经济、社会等城市内涵,对蓝绿空间比例、地块开发强度、城市路网优化、水系网络连通、公服设施配套等要素进行同步规划设计。
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挖掘大运河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做好线性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轨道交通篇
近期,徐州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曝光
未来徐州将有4条轨道交通
8条轨道交通普线
其中6条市域线
徐州市轨道交通网规划(-)
▼▼▼
来自徐州发布视频号
网友供图,与徐州发布视频号发布的规划图是一样的
两条地铁在建,两条地铁即将开工
地铁3号线二期:北段后蟠桃村站至下淀站(不含),南段麦楼站。长约6.5公里,共设车站6座,全部为地下站。已开工,预计在年开通。
地铁4号线一期:珠江路与大学路交叉口桥上村站至驮蓝山路站,线路全长26.2公里,全线共设置9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工程总投资约84.70亿元,建设工期预计为5年。计划年6月底开工,年6月底建成通车试运行。
地铁5号线一期:奥体中心南站至徐矿城站。长约25km,设站20座,全部为地下线。年0月28日开始施工,至年4月28日通车试运营,项目建设工期5年。
地铁6号线一期:*山路站至徐州东站,长约22.72公里。共设车站6座,全部为地下站。已开工,预计在年9月开通运营。
三条S线列为十四五储备项目
年月22日,《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其中多处提及徐州,尤其是将规划研究徐州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