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商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商丘调查队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商丘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3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87亿元,下降4.0%;第三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6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7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4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2%。
表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
指标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2.5
2.7
2.5
食品烟酒
6.7
7.3
6.5
#粮食
1.0
-0.7
1.4
鲜菜
13.2
14.3
12.8
畜肉
39.0
35.0
39.9
水产品
-0.3
1.4
-0.8
蛋
-9.9
-9.3
-10.0
鲜果
-12.2
-4.3
-14.3
衣着
-0.3
-1.7
0.0
居住
0.4
-0.9
0.7
生活用品及服务
0.1
0.4
0.0
交通和通信
-1.4
-2.3
-1.2
教育文化和娱乐
0.8
0.1
1.0
医疗保健
1.8
5.9
0.7
其他用品和服务
7.0
10.3
6.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全市水泥、平板玻璃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10.8%和4.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下降28.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73.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2%。新动能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0.5%和9.2%。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5.2%,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9.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达到55.67万户,增长21%。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06万亩,比上年增加4.5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1万亩,增加3.6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8万亩,增加0.2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91万吨,比上年增加11.01万吨,增长1.5%。其中,夏粮产量.38万吨,增长1.2%;秋粮产量.53万吨,增长1.9%。小麦产量.35万吨,增长1.4%;玉米产量.32万吨,增长1.8%。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8.12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猪肉产量24.71万吨,下降0.3%;牛肉产量3.55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4.50万吨,增长2.9%;禽肉产量15.35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55.54万吨,下降0.1%。牛奶产量28.31万吨,下降6.4%。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2.6%;集体企业下降70.7%,股份制企业下降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8.6%;其他类型企业下降19.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1%,制造业下降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5.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4%,医药制造业增长1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5.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2%。全年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0%。全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9%。表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3.1
饲料
-4.7
鲜、冷藏肉
-32.3
速冻食品
34.8
方便面
-2.2
乳制品
-25.1
饮料酒
4.6
纱
-6.6
布
12.2
服装
-24.7
鞋
26.4
水泥
-5.7
砖
-13.1
人造金刚石
-43.1
改装汽车
-28.7
电子元件
-1.9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80亿元,比上年下降7.4%。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下降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7.18亿元,下降12.1%;金融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6.1%;房地产业增加值.88亿元,下降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7.08亿元,增长1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87.57亿元,下降2.9%。全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1%;旅客周转量完成28.07亿人公里,下降49.3%;货运量万吨,增长8.1%;客运量万人,下降48.6%。年末干线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全年完成邮*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92.62亿元,比上年增长58.3%。邮*业全年完成邮*函件业务.78万件,包裹业务16.43万件,快递业务量3.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8.83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4亿元,增长4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9.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万户,无线上网用户.52万户。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下降4.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下降4.4%,餐饮收入下降8.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7%,家具类增长1.1%,书报杂志类增长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6.5%,汽车类增长1.4%。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6.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1%。工业投资增长4.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民间投资增长3.8%。表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行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42.7
制造业
8.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4
批发和零售业
-29.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
37.1
住宿和餐饮业
-26.6
房地产业
6.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3.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
教育
-42.0
卫生和社会工作
-16.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3.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9.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6%。房屋施工面积.99万平方米,下降12.0%。房屋新开工面积.79万平方米,下降5.7%。房屋竣工面积.59万平方米,下降50.8%。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1.8%。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出口32.7亿元,增长37.8%;进口9.9亿元,下降8.9%。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3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亿元,增长3.2%。八、财*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税收收入.65亿元,下降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亿元,增长4.7%。其中,民生支出.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77亿元,增长13.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亿元,增长14.7%。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01亿元,增长28.1%。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5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0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0.26亿元。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4%。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6.4%。年末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83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42.46万人。机关事业参保在职职工17.3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76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3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27.04万人。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万元,供养对象3.99万人。十、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全年研创市级科技成果4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件,授权专利件。签订技术合同38份,成交金额.12万元。年末全市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个,其中国家级检测中心3个,省级检测中心7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6个,其中依法设立的7个、依法授权的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种,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1.04万台(件);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2项,商丘市地方标准14项;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项。十一、文化旅游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含纪念馆)14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5%。旅游总收入49.31亿元,增长8.0%。我市参加河南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金牌25枚、银牌36枚、铜牌40枚。承办了跆拳道、乒乓球和自由式摔跤3个河南省锦标赛,我市获得乒乓球项目团体总分第一名、跆拳道项目团体总分第二名。十二、环境、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9%。全年优良天数为天,比上年增加40天;PM10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2微克;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3微克。全市8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Ⅳ类水质,地表饮用水源取水水质达标率%。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起,比上年下降21.2%;死亡人,比上年下降6.0%。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年人口数据将通过人口普查公报发布。3.研创市级科技成果项数、省级科技进步奖数量、签订技术合同份数及成交额、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城乡低保人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数据为不含永城数据。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劳动就业、对外贸易、旅游、交通邮电、财*金融保险、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环境、安全生产等数据由相应部门提供;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畜产品产量、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商丘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来源:商丘统计策划:刘玉杰
编辑:张书豪审核:吴孝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