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全面振兴乡村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探索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机遇,年3月13日至1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北京联合举办“做有根的教育: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了著名学者专家、教育管理者、一线工作者与媒体朋友,结合宏观视野和国际经验探讨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也结合乡村教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边缘化儿童、公益力量探讨乡村教育的具体发展思路。
研讨会现场
01
什么是更好的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步入新时期,我国乡村教育面临着哪些变化趋势和挑战?乡村教育要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摆在每一位关心乡村教育人面前的必答题。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只有中国乡村定型了,乡村教育才会定型”。20多年前,俞敏洪老师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放眼当下,农村孩子是否还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乡村振兴的关键就是乡村教育,而乡村教育定型的前提就在于乡村学校。目前,中国乡村面临着难以避免的凋敝,俞老师认为,未来以镇一级为核心的寄宿制学校可能会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常态。在这样一种形态之下,乡村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今天的研讨会,汇聚了一群热心乡村教育的人,他相信这些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从乡村振兴视野看待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杨东平老师的分享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应。“当下乡村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本身的问题,没有乡村社会、文化的复兴,就没有乡村教育的复兴”,因此,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乡村文化、乡村社会的恢复重建。
回顾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教育先贤们在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中的理念与实践,杨老师提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应当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