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区西约5公里处,三陵台内的宋戴公陵河南商报记者仝存瑞文/图
在省外和海外的戴氏宗亲中,商丘人戴克明和戴明被同姓人看做是“老家”来的客人。
何故?戴姓,最早发源于商丘。多年发展下来,已经是全国前个大姓中排名第57位的姓氏。
“老家”来客
戴克明和戴明等一行人从湖北麻城回到商丘的家中,已是3月3日的傍晚6点多。没顾上抖落数日来的舟车劳顿,次日晚上,戴明喊上同姓的几个宗亲,来到一家同为戴姓人开的小店,几杯酒下肚,一块儿聊起了在麻城的见闻、感受。
3月1日至3月3日,戴克明、戴明等五人被邀请到麻城,参加“川渝戴氏宗亲”在麻城的祭祖活动。
今年55岁的戴明,是世界戴氏宗亲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他说,来自商丘的他和戴克明等五人在大会上受到热烈欢迎,“我们被当成是老家来的客人。”
被多数戴姓人接受的一个说法是,戴姓的发源地,就在如今的商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戴”姓起源于商丘的主流说法,不存在争议。
名门之后
戴姓的起源,要追溯到周代的宋国。
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微子启,他可是殷商不折不扣的贵族,史载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
殷商末年,纣王无道,国势日衰。微子启数次向纣王进谏,但对方却听不进去。其实,当时还有其他贵族像微子启一样向纣王进谏,可后果却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就是说他们三个。
微子启惧祸出走,周武王灭商后,他“自缚衔璧乞降”,武王将他释放,并恢复他的爵位。到周公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周成王又封微子启于殷商发祥地商丘,表示不会断绝殷商的祭祀,国号为宋。微子启去世后,他的弟弟微仲衍当了国君,以后便世代相传。
到公元前年,宋戴公子撝(hui)成为第11任国君,他被戴姓人尊称为始祖。
戴公在位34年,公元前年去世。他勤*爱民,深受拥戴,被周天子赐谥号“戴”。为戴公举行国葬时,全民恸哭,不少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都城,为他吊丧。陵墓周围到处是长跪不起的人。
戴公的后人,有的便以谥号“戴”为姓。《元和姓纂》也记载,“宋戴公之后,以谥为氏”。
故城不再
公元前年,宋国被灭,宋国都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湮没。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城区西南部。资料显示,这是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
行走在古城中间的主干道上,看着街道两旁的仿古商铺和行走在街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让人有种古今交融的感觉。
归德府城西南隅,地下即是宋国故城。这就是宋国都城的遗址。年春至年秋,中美联合考古队对宋国都城遗址通过钻探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方位、大小和基本结构。
有资料显示,目前,宋国故城西墙的大部分以及南墙和北墙的西段保存较好,城墙顶部距地表最浅处一米左右。古城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年,宋国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千年后,这个当时的*治、经济、文化中心,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趋于宁静。
戴姓族人逐渐在全国各地扎根。现在,戴姓人口约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39%。
《人民日报》年1月11日报道的姓氏排序中,在全国大姓中,戴姓排名第57位。
戴姓起源的另外几种说法
除了以宋戴公的谥号为姓之外,戴姓的起源还有另外几种说法。
其一:以国名为姓
春秋时有姬姓诸侯国戴国,故城在今民权县东(一说在今兰考)。《左传》载,公元前年被灭。戴国子孙为表示对故国的思念,便以故国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3月初,河南商报记者根据民权县志办工作人员潘宇的介绍,试图追访当年古戴国的遗迹。只是,当年的繁华如今已湮没在*河故道下。
其二:殷氏改姓
殷商亡国后,一些商朝遗民为了表达不忘故国的心愿,便以国名为氏,称为殷氏。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有殷氏后人不得不改为他姓时,他们从殷氏与戴氏系出一源,均为阏伯之后的因素考虑,便选择戴姓作了自己的姓氏。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改姓等情况。
延伸阅读
戴姓和代姓是否同姓?
有读者向河南商报记者询问,戴姓和代姓是不是一个姓氏?代姓是不是戴姓的简写?
简写一说,应不是无中生有。因“戴”笔画较多,便有人用简单的“代”来替代。
而据相关史料记载,一些蒙古族、满族等人改姓戴,后来简写为“代”。
另一种说法是,代国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小国,故址在今河北蔚县,公元前年被赵国灭掉后,一些代国遗民便以代为姓。
戴姓和宋姓有何关系?
宋国和宋姓有何关系?戴姓和宋姓有何渊源?
民间流传“宋戴一家”说法,据记载,宋氏即是源自以国为姓的宋国贵族,为微子启、微仲衍后人。如此,宋姓和宋戴公一脉的戴姓,应属同宗。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