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面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楚汉争霸的历程,分析了刘邦胜利的原因,本篇文章将重点解析整个战争中的重中之重——发生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的虎牢关争夺战,这场战争距今已有0余年,开创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骑兵对战、游击战的先河,具有史诗般的精彩,对后世影响意义深远。
壹战争意义虎牢关争夺战,又称成皋之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0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
虎牢关争夺战,对楚汉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使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被迫签定楚河汉界和约。
后续刘邦把握时机,采纳张良建议,于汉五年(前0年)十月,乘项羽引兵东撤之际,实施战略追击。十二月,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合围并大败楚*,项羽突围后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北)。次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汉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幕。
贰为何在荥阳-虎牢关一带打※起因彭城大败,被迫战略撤退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巧妙利用矛盾,做到示形隐真,乘项羽东进镇压田荣反楚之际,发起还定三秦之战,占领战略要地关中地区。尔后又联络诸侯*56万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端了项羽的老窝。
然而在袭占彭城之后,刘邦满足于表面上的胜利,置酒作乐,疏于戒备。而项羽一接到彭城失陷的消息,即亲率精兵万从齐地赶回,乘汉*毫无戒备的时机,发起进攻,夺回彭城。汉*溃不成*,仅带骑兵数十名狼狈逃脱,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也成了项羽的阶下之囚。
彭城之战后楚*乘胜实施战略追击,一些原来追随刘邦的诸侯这时见风使舵,纷纷背汉投楚,形势对刘邦来说殊为严峻。在撤退过程中,刘邦面临两个问题:
1)项羽铁骑威震天下,怎么逃?盲目的逃很容易被追上;
)逃到哪里,能为后期抗战形成一个战略支撑。
※这次失败,击醒了刘邦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刘邦意识到眼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在采取措施来迟滞楚*攻势,以使汉*顺利撤退,为后续战争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于是乎,他做了如下部署:
1)派遣贺方将*继续在彭城一带纠缠项氏主力,阻击项羽的骑兵急速推进
)在丰、下邑、砀一线布置防线;
)从虞县西撤时,又安排靳歙等人领兵保雍丘;
是以彭城之战虽然汉*士兵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但刘邦嫡系西汉开国功臣一百四多个列侯一个没损失,其中包括张良、陆贾还有七八十岁的郦食其等骨干力量都毫发无损,为使汉*击败楚*留下了基础。
仅仅靠逃跑,哪能赢得战争,刘邦逃跑之余,痛定思痛,在下邑开会,明确了后续的战略和战术方向,史称下邑画策:
1)策反与项王有隔阂的九江王英布,以分楚*兵锋;
)拉拢彭越在梁地不断的给项羽后方添乱;
)让韩信北伐,开辟第二、第三战场,削弱楚的盟国赵国、齐国;
4)选择易守难攻的荥阳-虎牢关一带牵制项羽,与其他战场配合,逐渐削弱项羽实力。
※荥阳-虎牢关的战略意义在于进可攻,退可守汉荥阳古城在地理环境上为山地与平原的重要分界线,自荥阳往西多为地势崎岖的豫西、晋南,陕东交界的崤,函山区,兼以水流湍急的*河,极利于凭险扼守。荥阳向东则主要为*河冲积平原,包括京、索,郑州,开封等在内的广大区域皆为号称“梁、楚之郊”。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洛阳八关之一,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为洛阳的门户,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咽喉,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荥阳北侧,有古代重要粮仓,敖仓(今三皇山桃花峪旅游区),可以持久战。最最重要一点,荥阳是向西入关的最佳途径。
基于以上几点综合考量,选择荥阳及虎牢关一带作为战略的支撑,进可攻,退可守,可谓完美。
汉二年(公元前05年)五月,刘邦退到荥阳一线收集残部。这时,刘邦的部下萧何在关中征集到的大批兵员带到荥阳,韩信也带部队赶来与刘邦会合。汉*得到休整补充后,实力复振。
叁怎么赢ROUND1战略筑底京索之战,赢得一年修整期,开辟北方战场,击败项羽盟国※组建骑兵,以逸待劳,赢得京索之战,实现战略筑底彭城之战和后续的逃亡中,刘邦见识了楚*铁骑的厉害,退守荥阳后立即组建“郎中骑兵”,由大批善于骑射、有骑兵作战经验的关中秦人组成,不但李必、骆甲等中层指挥官多为秦人,普通骑士也多为秦人。这支骑兵里有许多能征善战的骑将,像高陵侯王周、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杨喜、中水侯吕马童,乐成侯丁礼等分任中下级指挥官,由灌婴统帅。加上韩信收拢溃兵到来,另外靳歙也率领骑兵赶来会合。
随后刘邦率领诸将于“京县”(在今荥阳市东南10公里的王寨、红沟、赵家垌、朱垌、京襄城、城角和魏寨等自然村一带,有一座被称作“京城”的古代城址)、“索”(今荥阳市城关乡张楼村位置)之间与项羽交战,把楚*打得大败。
汉*夺取京索之战胜利的直接意义,使得楚*不能再向西追击,使楚*不得不退回彭城修整一年,为汉*赢得了近一年的机会,这对彭城失败后汉*来说,无疑是极为可贵的。京索之战暂时稳定了局势,实现了战略筑底。
激烈的骑兵攻防是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
楚*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过近三个月之久地不停顿地激战与长途跋涉,这支精锐楚*已臻于强弩之末的窘境。另外后续步兵主力尚未能跟进,前线楚*的兵力过于单薄。
项羽对这种情况当很明白,因而他在京索之战失利后没有继续做盲目的强攻,而是适当地转入短期休整,平定后方,调集援兵,直至是年八月后才重新对荥阳一线的汉*发起大规模进攻。
※策反英布,敌后牵制项羽京索之战稳定局势之后,刘邦随即派出辨士,随何说降九江王英布。而得知英布叛变之后,项羽派龙且攻打英布,英布战败,与随何回到了荥阳。他们到时,刘邦正坐在床上洗脚,就叫英布去见他。英布见状,怒火燃胸,后悔前来,想要自杀。当他退出来,来到为他准备的宾馆,见到帐幔、用器、饮食、侍从官员一如刘邦那么豪华,英布又喜出望外。后来英布派人到九江招揽了旧部数千人,加上汉王拨了一些*队给他,他的势力又恢复了。※韩信北伐,蚕食项羽盟友与此同时,汉二年(公元前05年)六月,刘邦派郦食其劝说魏王魏豹降汉,遭到魏豹的拒绝。八月,派曹参与韩信攻打魏国,俘获了魏王魏豹。闰九月,韩信平定代国,斩杀了代相国夏说。汉三年十月,刘邦派原常山王张耳收复赵国故地,韩信与张耳一同前往,陈兵井陉,把赵国的主力引向赵国北部,刘邦趁赵国南部空虚,离开荥阳,北渡*河,攻克河内,从南面进攻赵国,接着攻克了朝歌(今淇县)、安阳(今安阳南)、邯郸(今属河北),当邯郸失陷,在井陉与汉*对峙的赵*主力进退两难,张耳与韩信在井陉大败赵*,赵将戚将*逃跑至邬县(今山西省介休县),被曹参斩杀。赵王歇逃到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县),张耳与韩信追击,刘邦亦从邯郸北上攻打襄国,汉*南北夹击,攻破襄国,杀掉了赵王歇。项羽遣骑兵渡河争夺赵地,被汉*击退。十二月,韩信与张耳留下在赵国继续作战,刘邦返回荥阳。
ROUND先败后胜诱敌南下,后方扰楚,迫使项羽回*,赢得胜利※正面打不过,反间范增刘邦据守荥阳,取敖仓(荥阳东北敖山)之食,与项羽对峙,双方进入相持状态。项羽全力发动攻势,多次切断甬道,使汉*乏食。刘邦听郦食其之言,欲遣使复立六国贵族后裔,以分散楚*力量,被张良阻止。后纳陈平之谋,遣奸细散布流言,离间项羽上下关系。
汉三年(公元前04年)四月,楚*围困刘邦于荣阳。刘邦于危急之际,始行缓兵计,遣使求和,愿割荥阳以东予楚;继施反间计,使项羽猜忌主要谋士范增,致范增愤然辞去,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七月,用将*纪信计,令周苛等坚守城池,以纪信作替身,出东门诈降,自与陈平等趁乱由西门逃离荥阳,经成皋入关。项羽烧死纪信,指挥楚*紧围荣阳,占领刘邦放弃的成皋。
※诱敌南下,分散项羽兵力刘邦在关中征得新兵,本欲东进,被辕生谏阻,乃依其言引兵经武关(今陕西商南南)出宛(今河南南阳)、叶(今叶县南),以吸引楚*,减轻荣阳一线汉*压力。项羽率主力南下,汉*坚壁不战。
※后方扰楚,迫使项羽回*,趁机收复失地刘邦派灌婴和靳歙深入楚*后方断楚*粮道,灌婴、靳歙进展迅速率骑兵突袭荥阳、阳武(今新乡原阳东南)到襄邑(今商丘市睢县)粮道,另外深入到鲁下,在鲁下大破项冠楚*。
另让彭越加强对楚后方的袭击,彭越不失所望,击败项声、薛公攻占了要地下邳(江苏省邳州市),直接给楚都彭城造成威胁,项羽回彭城救急。
刘邦趁机北上大破终公楚*收复汉*放弃的成皋,而丁复同时也在叶击破楚*。
ROUND再败后胜避其锋芒,声东击西,再次迫使项羽回*,收复失地※再失荥阳汉三年(公元前04年)六月,韩信与张耳已平定赵国的反抗余波,南下至河内修武,接应刘邦。七月,刘邦令御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等人守荥阳。八月,项羽击败彭越后,以凌厉攻势拔荥阳,烹周苛,杀了御史大夫周苛,并俘虏了韩王信。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
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
※主动避战,避其锋芒刘邦北渡*河,来到修武,命令张耳镇守赵国,拜韩信为相国,并调集原属韩信与张耳的*队,打算回到荥阳支援前线作战。郑忠劝谏刘邦,避开项羽的锋芒,驻扎在河内小修武,不与项羽交战,刘邦采纳。
随后楚*拿下成皋后乘势西进,被汉*阻于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一带。
※声东击西,再次迫使项羽回兵,收复失地同时,命韩信在赵地组建新*击齐;遣卢绾、刘贾率兵万渡白马津(今滑县东),深入楚地,协助彭越扰楚后方。九月,项羽闻彭越等攻下睢阳(今商丘南)、外*(今兰考东南)等17城,大惊,复领兵东归。
临行,留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嘱其谨慎勿战。刘邦欲舍弃成皋以东地区,专力屯守巩县、洛阳。郦食其极力谏阻,劝刘邦乘楚*无暇西顾之机收复荥阳,占据敖仓,攻夺成皋,控制用兵要地,相机破敌。又自荐游说田广,使其附汉。刘邦从其计。
汉四年(公元前0年)十月,连续数日遣士兵辱骂曹咎,激其出战。曹咎领兵出城,渡汜水,欲与汉*交锋。刘邦趁其半渡,挥*猛攻,大破楚*,再次收复成皋。曹咎及司马欣、董翳皆自杀。刘邦遂率汉*驻于广武(今荣阳北),取食于敖仓,并围楚将钟离眜于荥阳。
ROUND4侧面蚕食正面对峙,侧面包抄,不战而屈人之兵※正面对峙打持久战,侧面包抄消灭生力*项羽迅速攻下梁地十余城,得知成皋再度易手,急率主力西进,解荣阳之围,然后屯*广武,与汉相持。十一月,闻楚齐联*覆灭于潍水,乃使说客至齐,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遭拒绝。汉*据守成皋与广武,取食于敖仓,与楚*再次形成对峙。
此时灌婴、曹参等赶赴齐国助韩信攻破了历城、临淄,齐王田广逃到高密。项羽所派增援齐国的号二十万楚*也被汉*消灭,楚将龙且被汉*阵斩,齐国全境也被汉*平定。
汉四年(公元前0年)二月,韩信自立为齐王。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劝他反汉为楚,韩信再次拒绝。
※久耗不起,不战而屈人之兵八月,项羽得知隶属于韩信的灌婴率部南下,驰骋于彭城附近,虑及己方少食寡助,士卒饥疲,乃与汉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属汉。九月,项羽将彭城之战中掳获的刘邦妻、父送还,引兵东归。成皋之战以汉胜楚败而告终。
肆何以胜※刘邦的谋略第一,放弃成皋,让项羽得到成皋*事重地后必然派重兵把守分散了楚*力量,项羽派终公防守成皋;
第二,刘邦出兵武关到宛、叶调动项羽南下,,进一步分散项羽的力量;
第三,项羽南下后,刘邦令彭越、灌婴、靳歙等人威胁楚*后方以及粮道让项羽回*。项羽为使回*安全在叶派兵防守,使项羽更进一步分散了兵力。丁复在叶击破楚*,而刘邦乘机北上大破楚*终公收复成皋;
第四,不久项羽返回荥阳,在荥阳彻底粮尽拿下荥阳。刘邦再次放弃成皋;
第五,再次派将士辅助彭越在后方骚扰项羽,彭越烧项羽粮草,再次调动项羽回*,派曹咎率领重兵防守,十月,刘邦趁项羽回*之际大破曹咎再次收复成皋;
第六,项羽评定彭越之乱后,再次围攻荥阳,刘邦与项羽对峙不战,而让韩信在北方逐渐蚕食楚盟国,并威胁彭城;
第七,项羽长期相持不下,只能接收议和。
伍历史评价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治、*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是中国战争史上首创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策略,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继巨鹿之战后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
在这场战争中,刘邦能够以弱胜强,这除了*治上注意争取人心和团结内部外,*事上的胜算在于对战略全局处置得当是首因。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重视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使汉*在人力物力上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能够坚持长期的战争。
第二,彭城失利后,鉴于汉弱楚强的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战略方针,转攻为守,持久防御,挫败项羽的速决企图。
第三,制定出正面坚持、南北两翼牵制,敌后袭扰的作战部署,并坚决付诸实施,使楚*陷于多面作战的困境,顾此失彼。
第四,实施灵活机动的作战指导,致人而不致于人,千方百计调动对手,使之疲于奔命;并积极争取外线,逐步完成对楚*的战略包围。
第五,巧妙行间,分化瓦解敌*,善于争取诸侯,最大限度地在*事上孤立项羽本人。
·THEEND·
链接阅读:
行者游记
楚河汉界上对霸王别姬的千年一叹
行者游记
楚河汉界上的千年一叹之二——刘邦的逆袭
本文作者:
贾鹏飞,资深房地产策划师
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