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符合一年期评价条件的开放式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共有只,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只,混合类产品40只,现金管理类产品49只。由于本期持续运行超过1年的权益类产品总数不到10只,因此未进行权益类产品评价。
本期评价结果显示,共有44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只产品获一年期金牛理财5星评价。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只,混合类8只,现金管理类9只。获评一年期5星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行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工银理财)、光大银行(光大理财)、招商银行(招银理财)、兴业银行(兴银理财)、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邮*储蓄银行等38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获评5星产品较多的产品系列有招商银行青葵系列、中原银行鼎盛财富系列、青岛银行“财源滚滚”系列、浦发银行悦盈利系列、苏州银行的惠盈安鑫享系列、杭州联合农商行“乐惠·双季赢”系列、南京银行的珠联璧合安稳系列等。获评5星的8只混合类产品包括工银理财的如意人生Ⅳ开放净值型B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全鑫权益”两权其美系列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年第1期,光大理财的阳光橙安盈1号和阳光橙优选科创,中信银行的睿赢宏观月盈私享版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和睿赢成长季开1期净值型理财产品,贵阳银行的爽银财富-混合型养老理财第1期等,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家业常青系列号理财计划等。获评5星的10只现金管理类产品包括浦发银行的天添盈增利1号理财计划、徽商银行的智慧理财“创赢”系列-徽安活期化净值型理财产品、辽阳银行的“日进斗金”现金管理类理财计划第1期理财产品、郑州银行的金梧桐郑银宝理财产品、江苏银行的聚宝财富融汇现金1号、桂林银行的“漓江理财-桂宝宝”、上海银行的“慧财”人民币易精灵1号理财产品(期)、大连银行的鲲鹏理财天添利净值型理财产品第1期、青岛银行的海融财富·创赢系列“天天开薪”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等。理财子公司产品余额超2.74万亿元三季度新发3只公募权益类产品据布尔资管统计,三季度有家中资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共发行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只,环比二季度增长16.36%。新发产品仍然以封闭式为主,占比85.67%,开放式产品占比14.33%。从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发行只,占比为92.57%;混合类产品发行只,占比7.36%;权益类产品发行4只,占比0.07%。三季度无新发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在存续产品方面,截至年9月30日,中资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存续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超过只,72家参与调研的样本银行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超13.29万亿元。具体来看,14家全国性银行(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子净值型产品余额超10.62万亿元,占比80.07%。其中,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子为4.05万亿元,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子为6.57万亿元;41家城商行及其理财子为2.26万亿元,占比16.95%;17家农商行及其理财子为0.41万亿元,占比2.99%。从可比机构的数据来看,三季度末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环比上季度增加8.50%。其中,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子公司总存续余额环比增长1.48%,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环比增长10.44%,城商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环比增长11.15%,农商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环比增长23.04%。值得注意的是,除交通银行外,其他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三季度末净值型理财总存续规模有所下滑。原因可能是资管新规延期为部分大行处理剩余存量不合规资产减轻了压力,其净值化型转型进展也有所放缓。作为银行理财市场的新生力量,三季度理财子公司发展迅速,截至10月底,共有19家中资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包括6大国有银行,6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6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系的理财子。根据布尔资管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30日,理财子公司已发行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超只。提供详细数据的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余额超2.74万亿元,其中10家可比银行理财子理财总规模环比二季末增加81.19%。此外,理财子公司已成为发行权益类产品的主力。随着固收类资产收益下行,非标资产投资受限,银行系资金增配权益资产以提高产品收益回报将是未来趋势。但受制于当前理财子公司投研经验相对缺乏、传统银行客户对较高风险产品接受度不高等因素,三季度中资银行机构总共发行了4只公募权益类产品,其中理财子发行了3只,具体包括光大理财的2只,和招银理财的1只。本文转载自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