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孟学君通讯员杨海燕)当病人解除病痛,医院时,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表达感谢。送锦旗、写感谢信、有的人会深深鞠上一躬……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在这一刻,医院寻求帮助的他们都找到了答案,满意而归。
医院一角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医院收到病人赠送的锦旗达多面,每一面锦旗、每一封感谢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些故事平凡却让人感动。
部分锦旗展示
“群众需求在哪,就把诊疗送到哪”
——坚持公益本色承担社会责任
一女子在医院三楼走廊中突然倒地昏厥,医院功能科医生段静恰好经过,立即冲上去,跪在地上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由于担心患者咬到舌头,她将手伸到患者嘴里,继续抢救病人。随后,急诊的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段静才抽出手来。
“手指被患者无意识地咬到红肿剧痛,整个一上午都是肿着手工作的,但跟病人的生命健康比起来,这点痛我觉得很值。”段静说。
在医院,和段静一样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融入工作的人不计其数,“商丘抗疫好人”王丽、张超华、闫桂枝、王喆,“商丘好人”滕清毅,还有许多无名英雄。“这次救人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院领导评价说。
凌晨3点45分,医院妇产科护士闫桂枝正在值班,忽然听到病房门被推开,只见急诊科护士推着一名面露痛苦的临产孕妇,其衣服、面容、头发非常脏乱,也没有陪同人员。
闫桂枝立刻将产妇送到产检室检查后,将产妇推进产房进行待产,为了保证产妇分娩安全,值班医生赵岩、曹媛媛及助产士杨钦元一直守在身边,在询问产妇过程中发现产妇精神不佳,未找到她任何身份证件,经推断是名无主病人。
“经济效益要为群众需求让路。”医院总值班杨敏亚主任,“杨主任指示,立即办理住院手续,开设绿色通道。”产妇得到及时救治,最终与家人团聚。
开展义诊活动
“群众在哪里,就把诊疗送到哪里。”医院党员志愿者“双报到”进社区义诊17次,开展女性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走进养老院送诊疗、在帝和广场义诊宣教、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专家义诊活动。
“只有在这,我才安心”
——不忘医者初心提升诊疗质量
“理论上剖宫产只做2次,如今临床医学上多次剖宫产比较普遍,但五次着实非常少见。”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妇产科主任王艳丽对这位意外怀孕第5次准备剖宫产的孕妇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的检查结果显示,孕妇有多次剖宫产史,此次怀孕间隔时间短,还不到一年,手术治疗风险性极大。王艳丽当即医院手术治疗。让王艳丽主任没想到的是,孕妇拒绝了她的建议,医院手术。
多学科联合开展急救手术
“我了解此次孕期风险很大,但我第3、4次手术都是在这做的,只有在这里做第5次剖宫产我才觉得安心、放心。”孕妇张某解释到。
秉持为生命负责的态度,王艳丽率领妇产科精英团队对这一病例开展了多次讨论会诊,用心剖析了术中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粘连、内出血等难题并做好了各种应急方案,为张某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治疗计划方案。手术前规定全科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备齐血源,提前做好解决术中各种突发情况的救治准备。
手术圆满结束。患者术后心电监护稳定,母女平安。“我从内心真的好感激你们,我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们,但我把感激的心留在这里。”
作为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救治过的孕产妇不知有多少。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医院多次开展救治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危急重症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能力及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