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期间共分成四个工作小组,第一小组的组长是杨林,他和组内的张辉、李艳丽、刘冲、赵国尧都来医院,韩传恩队长称他们是医疗队的“五虎勇士”。之所以称他们是“五虎勇士”,是因为他们小组专门负责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不仅责任大、任务重,还要有极高的临床经验和勇气。
杨林和李兰娟院士合影
医院,杨林、张辉、李艳丽、刘冲、赵国尧就是重症病房的骨干,医院后,积极融入李兰娟院士团队,专门负责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胸腔穿刺、介入治疗、呼吸机使用等等,在封闭的空间实施这些治疗,密切接触患者,对医生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可是杨林却坦然地说,“医院平时就是做的这些工作,只不过多了几层防护服和N95口罩,换了一个地点。从商丘到武汉,危险哪里都有,我们来就是救治病人,病人病症慢慢减轻我们也很欣慰,这没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提醒自己和战友,防护防护再防护,只有一丝不苟地做好防护,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工作,救治好我们的病人。”
“五虎勇士”之一的李艳丽医院呼吸科主任,她毕业于武汉大学,这一医院参加医疗救援,非常激动也感触更深,在救治工作中,主动发挥自己的强项,用支气管镜给患者做肺部的深度检查,为治疗提供更加细致真切的依据。2月29日,她与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了自新冠肺医院东院区ccu病房收治以来首例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李艳丽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穿着厚重严密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及面屏,再带上三四层手套,操作支气管镜。”由于技术过硬,操作娴熟,患者的这项检查往往由她来完成,获得了团队专家的交口称赞!
在救治工作中,他们往往会遇到突发状况。进入病房的第二天,2月27日14时左右,一位患者氧饱和度突然降至48%,危及生命,通过会诊,发现是气胸。“如果不紧急抢救,将随时出现心脏骤停,危险迫在眉睫,必须果断处置。杨林说。虽然这不是大手术,但特殊时期,这一外科常见操作必须首先突破心理关,患者胸腔內高压,插管时液体泡沬、气溶胶会从切口涌出来,不仅能造成空气中病毒弥散,还有可能喷射到医生的面罩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染。
一般情况下,气胸治疗应该是由胸外科医生来操作的,医院已经变成新冠肺炎的重症病房,所有胸外科的医生已经全部到其他病区工作了,基本上找不到整编制的队伍。当时是下班时间,患者危在旦夕,值班医生焦灼地四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杨林和张辉两位医生果断处置,自告奋勇、沉着泠静的对病人进行了手术操作,仅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一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很快病人的氧饱和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90%多,转危为安,值班医生冲着他俩竖起了大拇指。就在大家稍稍喘口气的时候,紧接着,另一名患者意外脱管,氧饱和度瞬间下降至29%,张辉医生紧急进行气管插管。因为新冠肺炎患者气道分泌物在插管过程中易形成气溶胶,有较高的扩散度,张辉医生准备好插管用物,利用手头现有资源做好三级防护,准确快速、及时为患者更换气管插管,固定稳妥重新接上呼吸机后,氧饱和度很快上升到92%以上,其反应速度、熟练的插管手法受到在场的医护人员的一致叹服。
半个多月没有见孩子了,杨林医生在武汉遥祝儿子生日快乐。
韩传恩队长说,他们负责收治的重症患者像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病情也是瞬息万变,但他相信,有杨林医生他们这样良好的业务素质,有家乡人民的支持,一切都会过去,康复的患者也会越来越多。(汪娜郭庆华孙珂昕)来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