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李白笔下透出几分闲适的地方,正是宁陵。既出梨花,又有佳酿,近年来,历史悠久的宁陵县在移风易俗方面频频“破题”,发文反对天价彩礼,修村史,照全家福,县委书记亲自为贫困户主持婚礼,在配合脱贫攻坚方面形成了全国推广的“宁陵经验”,让农村精神文明在梨花飘香之地散发新香,结出硕果。
近日,东方今报县域行报道组走进商丘宁陵,社长助理余超与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进行高端对话,共同探寻宁陵的发展密码。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宋迎迎陈涛/文首席记者袁晓强/图
(东方今报社社长助理余超专访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右)
反对天价彩礼,县委书记给贫困户主持集体婚礼
东方今报:我们注意到,作为县委书记,你曾在今年年初为贫困户主持集体婚礼,当时是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李振兴:主要是为了配合我们县正在大力推行的移风易俗工作,提倡节俭,反对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的陋习。
要实现全面小康,物质、精神都要脱贫。在下乡扶贫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既是共性又比较突出的问题:农村因婚致贫的现象比较普遍,“天价彩礼”层出不穷。而且,越穷彩礼要得越高,像“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两不动”,农村孩子要想把媳妇娶到家,没有几十万根本下不来,让老百姓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东方今报:有句话叫“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解放前”。
李振兴:确实如此,我们也一直在想对策。要解决这些陋习,光靠一个部门推动很难,所以宁陵县一开始就是县委、县政府一起牵头做这项工作,我们在全县发起了“移风易俗新时尚”活动,下发了红头文件,规定彩礼不能超过两万块钱等等,重点就是解决因婚致贫。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我们还通过举办集体婚礼,向适龄青年倡议节俭,目前已经举办了三次。
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不用自己掏一分钱,吃的用的还有企业赞助,但是双方的彩礼钱,必须用来给自己当创业基金。这样一是起到提倡节俭的作用,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二来也鼓励这些年轻人自力更生,创业奋斗。老百姓都非常欢迎,这在无形中,就建立起了一种很好的导向作用。
编村史、办春晚、照全家福……让农村“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
东方今报:宁陵的移风易俗工作多次受到人民日报等央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