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知道被称为商丘的水上长城的前世今生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中华民族的摇篮*河,被称为“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有害的河流。自秦汉时期以来,平均每三年决口两次,每百年改道一次。给*河下游人民,尤其是商丘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金大定二十年(年)12月21日,“河河决卫州及延津,京东埽,弥漫至于归德府”。从此,*河多道并行流淌,年年泛滥。商丘受害最深。元至正正十一年(年),工部尚书贾鲁奉命治理*河,开辟新河,筑堤堵破口,疏通旧河,使*河干流回归兰考、归德、徐州旧道。“贾鲁修*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

明万历六年(年),潘季驯整治*河,修筑遥、缕、格、月4堤,进行大规模治理,将*河干流引流为一道。万历二十年(年),时任工部尚书、河道丞相的潘季驯采取“束水攻沙”、“以水治水”的策略,动员5万民工用于河流治理。在在遥堤、缕堤、月提和滚水坝基础上,在*河南北修筑了两条大堤,使*河定于一道,结束了多年多道并行,水涝成灾的局面,宣告治河成功。万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沉立为民请情。他奉命修筑里长的*河南堤和里长的“沉堤”,使“河南州县免冲决”。清咸丰五年(年),*河从兰考县铜瓦厢改道东北,经山东利津注入渤海。从此,铜瓦厢以下的旧*河就成了*河的旧河道,*河堤也成了*河的旧堤。

*河大堤是沿江人民为抵御*水、保卫家园,经过二三百年的艰苦奋斗,用血泪筑成的。是沿江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商丘市范围内筑*河堤,除距北堤28公里的民权外,其余为南堤。南大提西起民权县八窝,东至禹城县小桥集,全长公里,高10至13米,底宽约米。

大堤曲折蜿蜒,巍峨雄伟,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豫东大地上。它是商丘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历史景观,是商丘人民战天斗天、征服自然的象征。目前,*河故堤已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花果芬芳,素有“绿色长廊”、“水上长城”之称的迷人之地。年被河南省人民*府定为重点保护文物。

南北两堤之间,隔着*河故道,蜿蜒流淌。勤劳的豫东人民在兰考三义寨开辟引*干渠至任庄水库,拦河修桥、筑路、筑坝、筑闸,修建了任庄、林七、吴屯、郑阁、石庄、王安庄有阶梯式水库6座,总面积平方公里,库容1.4亿立方米,水质良好。库区微风轻拂,水光粼粼,水鸟飞翔,呈现出独特的古道景观,素有“北方水乡”之称。

故道与两堤之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河故道高滩,海拔60米,土质优良,土壤肥沃。村落绿意盎然,农田林网密密麻麻;果园错落有致,花果飘香,一派旖旎田园风光。

堤南侧原为漫沙地和北河洼地,多风沙、盐碱。新中国成立后,建成防风固沙林17.7万亩,形成了三大防护林体系。挖沟排水、治理盐碱,建成苹果基地、葡萄基地、梨基地、棉花基地、蔬菜基地、特种养殖基地等,呈现出林木茂盛、五谷丰登的欣欣向荣景象。

堤内外,名胜古迹甚多。有双塔遗址、庄周故里、江淹墓、葵丘会盟台、古葛城遗址、吕坤墓、汤斌墓、三陵台、清泠台、仓颉祠、商均墓、杨东明墓、孟诸泽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在这片东西长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的热土上,有着豫东地区规模最大、气势磅礴的历史遗迹,独特的古道景观,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缀着许多名胜古迹。商丘旅游的两大特色——*河故道绿色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在这里巧妙地有机融合,赋予绿树碧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里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商丘独特的旅游特色。因此,专家们将她誉为故道明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颗明珠将变得越来越绚丽多彩,熠熠生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