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凤虎通讯员陈萌萌
近年来,商丘市牢牢抓住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发展机遇,作出“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决策部署,把握大局大势、主动履职担当,把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路子不断拓宽走畅,在商丘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积极作为,为商丘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行引领和有力支撑。
商丘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枢纽经济,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并狠抓落实。“十四五”期间,商丘市将紧抓交通强国重大机遇,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推进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内的商丘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商丘市交通局供图
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从蓝图变为现实
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枢纽,是“一带一路”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全国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具有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的天然区位优势,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具备促进内外双循环的诸多有利条件。
年9月,郑徐高铁通车运营,商丘进入高铁时代。短短4年多时间,商丘市铁路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合杭高铁通车运营,京雄商高铁开工在即,高速铁路网正在全面铺开,与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等形成“双十字”交叉格局,仅次于郑州的全省第二个铁路枢纽正在形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正在从蓝图擘画变为现实。
为进一步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商丘在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的战略地位,商丘着力打造了商合杭高铁与京九铁路、商济客运专线、郑商城际铁路的交会枢纽站——商丘东站。年,商丘东站启动运营,自此,京津与珠三角北上南下的高铁与商丘高铁站的动车组“南北呼应”。
如今,从商丘出发,半日可达的城市已有20多个,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11个省市,最快的不到1小时。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通车7条公里,形成“四横三纵”网络格局。干线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公里;“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40至60分钟不收费交通经济圈,使沿线万人受益。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位。商丘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辆全部电动化,纯电动公交车辆达台。永城、睢县、民权、虞城、柘城先后被批复为全省绿色交通试点县,交通运输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内河航运方面,新增沱浍河四级航道85公里,沱浍河航运二期工程、涡河及惠济河航运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豫东地区通往华东及长三角地区的水上运输通道正在打通。
航空方面,民权通用机场的开工,实现了民用航空“零”的突破。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即将实现首飞;商丘机场项目完成可批复的一系列前置要件;永城机场已立项,近期开工建设。
“交通优势是商丘最大的优势,也是商丘近年来蓄积的最雄厚的势能。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商丘市是规划建设的国家80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具备发展枢纽经济的显著优势。”商丘市交通运输局*组书记、局长王爱民说,商丘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不仅在交通发展史上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使世界在变“小”,商丘在变“大”,更为商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先行引领和有力支撑。
厚植“货畅其流”的枢纽经济
商丘市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确立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商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三大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汇聚了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传化公路港等一大批商贸物流企业。
6月26日,在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内的商丘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区,工人们正忙着分拣、装车、配送,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之所以选择落地商丘,看重的是交通枢纽优势。”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卢正钟说,依靠商丘的区位交通优势,该公司干线直达线路27条,中转线路辐射条,分拨中心路港驿站已开通线路12条,吞吐量日均吨,已经形成商丘区域物流企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商丘市以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抓手,形成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群区为核心,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商丘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提升。全市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达家,快递企业拥有品牌20个,物流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在全省排名均在第2位,在全国50强城市排名第48位。
下一步,商丘市将加快枢纽经济发展,把发展物流业作为发展枢纽经济的重点,加快发展以公铁物流为重点的综合交通多式联运,努力把商丘打造成为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物品集散分拨中心、物流信息中心、交易结算中心,打造出一个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物流集群。加快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推动铁路、公路与沿海港口功能对接,让国内外的客货源更多地在商丘实现集疏。
打造“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
商丘市紧紧围绕推进商丘交通强市建设、叫响“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品牌,科学谋划商丘综合交通发展。
“十四五”期间,商丘市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计划总投资亿元全面建设交通强市,为商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
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余公里,呈现“六纵六横”结构,强化商丘市外联内畅的保障能力。形成以商丘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主干,普通铁路为补充的“米字形”铁路枢纽。新建京雄商高铁商丘段、兰考至菏泽城际铁路商丘段、商丘至周口至济宁城际铁路、商丘至永城至淮北(宿州)城际铁路,配合推进三洋铁路建设。推进商丘南站改扩建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商丘铁路物流基地、高铁货运物流园区(包括核心区和动车运用所)、铁路专用线的规划建设。
打造“1+2”规划格局(商丘机场+民权通用机场、永城通用机场)。建设商丘机场航站楼、跑道等主体工程,同步推进40平方公里航空港经济区规划。3个机场“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
按照“一干一支”构建市域内河航道骨架体系,新建沱浍河通航及码头工程、惠济河通惠河至豫皖界航运工程、涡河通许至马厂段航运工程,新增四级以上中高等级航道余公里,完善通往长三角地区的便捷水运通道。
依托机场、高铁站等重要基础设施,结合各县(区)产业发展布局,打造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运客运、货运枢纽体系。新建商丘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商丘机场客货运综合枢纽等场站项目6个;新建商丘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中心、豫东石油多式联运分拨物流园等多式联运项目5个;新建G夏邑综合管养服务中心、S柘城北环综合管养服务中心等综合管养服务中心13个。
到“十四五”末,依托陆上通道、内河航道和空中走廊,形成以商丘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半小时一级公路交通圈,辐射豫鲁苏皖四省1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2小时航空交通圈。
“得枢纽者得天下”。如今,商丘正在奋力谱写交通强市建设新篇章,打造以“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物流”为特征的陆海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编辑:刘梦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