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去年以来,为了在年底这一资管新规最后过渡期限内完成转型,不少银行选择提前终止、甚至强制清退老产品。
5月7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将提前终止三款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理财产品,包括非凡资产管理天溢金普通款、非凡资产管理天溢金高端款和非凡资产管理天溢金(电子银行)款,提前终止日期为年5月21日。
券商中国记者从民生银行客服处了解到,此次该行三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是“产品不符合监管*策要求”。“这种产品清退的情况还将陆续发生。”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国有行仍存在“船大难掉头”的问题,过渡期内完成整改压力仍大,同时,一些产品不合规、整改困难的中小银行也可能选择直接进行产品清退。
产品提前终止屡见不鲜
据了解,民生银行提前终止的三款“天溢金”系列理财产品是一种每日交易型的开放式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2级,普通款1万元起购,高端款20万元起购,产品成立于年,成立门槛为1亿元。民生银行客服表示,前述三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因为不符合监管*策要求。
一位理财子公司人士进一步向记者表示,资管新规要求年年底前实现净值化产品转型目标,并设定了分阶段的方案,原有的预期收益型产品不满足净值化需求,面临转型压力,所以银行会选择提前终止部分产品。
事实上,自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不少银行为满足打破刚兑、破除多层嵌套与禁止资金池模式等要求,选择提前终止、甚至强制清退老产品。尽管去年监管部门已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年底,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趋势却隐隐加速,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不少城农商行等均在去年宣布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提前终止的产品数量已达上千款,其中半数是年内宣布终止。
“虽然资管新规延长一年,给予了银行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不提前进行产品调整,到了年下半年再临时抱佛脚,容易产生悬崖效应。”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多数是由于改造空间很小,底层还存在一些难以处置的资产,只能选择清退,因此必须要提前进行布局。
他表示,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前,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阵痛期还将持续,“一些国有行存量产品规模较大,转型压力还比较大,一些产品不合规、整改困难的中小银行也会有这种产品清退的情况陆续发生”。
“此类变动属于个别机构的自主行为,从合法合规角度来看,银行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均带有免责事项,也符合监管和市场指引的方向,无可厚非,但从合情的角度来看,银行应该考虑投资者感受,加强双方沟通。”另一位分析人士提醒,“对于手头仍持有老产品的投资者而言,建议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