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叫元芳超有意思的南北向小马路, [复制链接]

1#

你知道吗?

北外滩有条南北向的小马路叫

商丘路

旧时叫元芳路

它北起周家嘴路

南至东长治路

(原南起东大名路)

步行只需十分钟

别看这条小路长米

宽只有15到20米左右

却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

下面就让小虹

带着你一起逛一逛吧

↓↓↓

医院

(雷士德工学院旧址)

从商丘路东长治路的路口开始向北走起,路的东侧就是位于东长治路医院(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医院围墙外看去,墙里就是有着醒目的圆屋顶的那幢建筑,正中5层,两侧逐渐降为4层、3层,远观如海上航行的船舰,近看似英美议会大厦,从空中俯瞰又像飞机。

雷士德工学院是以英国人亨利·雷士德命名。亨利·雷士德早年来上海,在工部局任职。约年创办了德和洋行,是上海较早的建筑事务所之一。雷士德工学院由德和洋行设计,久泰锦记营造厂承建,年竣工。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7万平方米。

刚落成的雷士德工学院

学院下设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器工程诸课,学生以华人为主,校训为孟子的“苦心志,劳筋骨”。虽然只有短短十年历史,雷士德工学院却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那个时代,雷士德生的潜台词就是读书用功、专业过硬和举止优雅。学院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实践能力。

雷士德工学院实验室

年由侵华日军接管,抗战胜利后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年后为招商局医务室、医院;年1月,更名医院。年2月15日,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虽已显陈旧而孤寂,但并不破落,反而因为有了岁月的积淀而彰显其独特。走过这里,了解这幢旧楼留下的历史,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小三角地”商丘菜场

老一辈的虹口人应该知道,20世纪30年代,这里还是雷士德工学院(现址为医院)的养马场。在这期间已有菜贩在邻近商丘路中段、南端、西安路及马厂路一带设摊营业。年抗战胜利后,由摊贩自筹资金搭建简易屋棚,称为元芳路(今商丘路)菜场。

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的“小三角地小菜场”周边一带

年始将商丘路中段、西安路与永定路各地段所设摊贩实行小联营。年组成了大合作,称商丘菜场。年,在商丘路、唐山路与西安路之间的三角形地块建造一幢5层楼建筑,虹口区服装鞋帽公司参建,大楼一二楼为菜场使用,三至五楼为服装鞋帽公司所属工厂使用,其中有著名的五湖海员服装厂。年地块动迁,大楼拆除,但附近一带的老居民仍习惯称呼这里为“小三角地”。

年的“小三角地”

年拆迁前的“小三角地”菜场

年的“小三角地”

住在周边的居民说道:“以前西安路到唐山路这一段的商丘路最热闹。菜场外面商丘路两边是各种小吃摊,卖生煎馒头的,卖葱油饼的,卖油豆腐线粉汤的都在这里,人气很旺,生意好得不行。骑车的人要想通过,也只能推着车慢慢地步行过去。”虽然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小三角地”菜场的影子,但是从话中还是能感受到菜场的“烟火气”。

“高房子”船型建筑

沿着商丘路再往前走,在唐山路、商丘路和东汉阳路的街头处有一幢船型建筑,是那里唯一保留没变的老建筑。这个被周边居民称为“高房子”的船型建筑也成为了这一地块的标志。

商丘路、唐山路、东汉阳路路口

据曾经住在那里的居民说,家在五楼,从家里的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外滩的建筑群;眺望远处,忽有黄浦江上停泊的货轮映入眼帘,不时传来“呜呜”的汽笛声。沿江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对北外滩有种缱绻难舍的情愫。

商丘路名称未变,但街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随着北外滩的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这里工作、旅游。未来的北外滩,将拥有两百余栋高端商务楼宇、集聚近百家企业总部,金融、航运、科技等产业蓬勃发展。

虹口还有许多这样的老马路

有兴趣的话就来走一走吧

打开记忆中的闸门

品一番虹口的独特魅力...

部分图片来源于图溯上海

    

上观号作者:上海虹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