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能治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68786.html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凤虎通讯员潘奇兵侯忠秀/文图
国庆假期过后,秋意渐浓,一连几天的连阴雨,把古城商丘洗刷得异常清新,刚刚开放的古宋河带状公园即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公园里,人头攒动,笔直的水杉、高大的银杏、五彩的月季、沿河的水生植物,错落有致,色彩斑斓,一派生机盎然。
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绿“荫”城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河道带状公园、便民公园、道路绿廊等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把“绿”植到市民家门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绿色福利”。
9条“绿飘带”环绕城市
近三年,商丘市城市管理局将内河综合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把城区的“9河2湖”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完成了9条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在实施“四水同治”的同时,围绕“水通、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基本建成9条河道带状公园,形成了串联整个中心城区的长达35公里、总面积公顷的河道带状公园,累计栽植乔灌木6万余棵,地被模纹7万多平方米,园路广场12万平方米。
9条河道带状公园就像9条“绿飘带”环绕城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游玩的好去处和“打卡地”,城市“绿肺”功能凸显,为城市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前,这么多公园想都不敢想,现在好了,到处建有公园,生活环境好了,我出门就是游玩的地方,真的太幸福啦。”65岁的大妈崔静莲笑得合不拢嘴。
颗“绿宝石”点缀城市
商丘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以公园绿地、城市绿道的设计和建设为突破口,本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绿化美化并重”的原则,打造城市绿廊、城市绿网。三年来完成园林绿化项目个,新增绿化面积万平方米,相继建成汉梁文化公园、香君公园等大型公园,并对人民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改建一大批街头绿地、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城区公园绿地总数达到个,实现了米见绿,米见园。这些公园绿地,犹如一颗颗“绿宝石”,不同类型、规模体系的呈斑点状分布,为市民户外活动开敞绿色空间,与河道“绿廊”形成串联,共同构成城区自然生态环境网络。
此外,商丘市围绕便民公园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把公园绿地建成集生态、休闲、文化、便民于一体的公共场所,让市民在10分钟内就可以走进公园,亲近自然,方便健身、购物和停车。通过打造“10分钟效能工作圈”,确保管理人员10分钟内到达管理现场,并有效处置绿化管护工作。同时,还把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与老旧小区改造结合起来,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等形式,每年在市区新建改建不少于12个便民公园、30个街头绿地,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社区医疗、购物、健身、娱乐等生活需求。
“每天早晚在自己家门口锻炼,打打拳,散散步,别提多舒心了,按年轻人的话说,那叫幸福多多。”绿荫下正在公园里慢跑的69岁退休教师张德福,说起自己的感受,格外高兴。
条“五彩带”扮靓城市
道路是城市的框架,是绿化、美化城市的又一重要载体。在商丘,如果说遍布于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广场,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那么,道路就像一条条“五彩带”,直接体现着城市的风格和品位。
商丘市城市管理局立足城区现有道路,全面提升绿化标准和建设水平,首先对“十纵十横”20条主干道进行绿化升级,增加双排行道树、市花月季和时令花草装扮人行道、侧分带和中分带,积极推进立体绿化和见缝植绿工程,实现市区道路全面绿化美化。目前,全市已完成了华商大道、神火大道、平原路、归德路、香君路等条道路绿化建设。
“种树种花就是种幸福”。商丘市积极实施市花月季推广工程,广泛栽植树状月季和立体月季花墙。市区主要街道繁花似锦,五彩缤纷,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被市民赞为“城市花廊”,推动道路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商丘城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特色彰显,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年底,商丘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8%、绿地率达到38.6%,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3.2平方米。
如今的商丘,公园绿地、道路绿化、街头游园、河道湿地“绿”到了市民家门口,“绿色福利”惠及更多民生福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让城市“颜值”直线提升,商丘变成了“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编辑:刘梦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