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董虎艇说说我当兵的那些事儿之五中国公益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www.txbyjgh.com/axhd/m/1975.html
首长,求你给我一个月年的秋天,原本是收获的时节。然而,上级的一纸命令却宣布我们莱芜高炮旅撤编,旅机关、直属队和建制营全部分流!我从机关“打道回府”,跟随老连队坐着闷罐车,“咣当咣当”地从泰山脚下,一路辗转,走进了商丘高炮旅。东西南北尚未辨清,一年一度的老兵复退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按规定,作为第三年兵,我在复退之列。从小就爱玩打仗的游戏,做梦都想着长大了要当兵,如今这瘾还没过够,就要披红戴花回家啦?我心有不甘,刚到新营房的次日下午,独自一人悄悄“摸”到旅机关,冒昧地敲开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某位领导的办公室,想毛遂自荐。可不待我把简历说完,他就做出了“打住”的手势,“你直接去找宣传科吧!”“首长,我找了,科长他们不在家!”“都去潍坊打靶了,你等他们回来再说吧!”吃了“闭门羹”,心里仅存的一丝希望,顿时化为泡影。一样的体制编制、一样的工作性质、一样的我,在莱芜高炮旅,我作为报道组的班长,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可如今竟一下子坐上了没人待见的“冷板凳”,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和无助之感袭上心头。就在我长吁短叹的时候,营里接到了旅宣传科组织基层报道员培训的通知,陈彩亮教导员第一个就想到了我,并以组织的名义,把我过去的情况上报给新闻干事陈建平同志。陈干事是山东人,早年在前卫报社当战士,后来考上了南京*治学院新闻系。我们一见面就很投缘,一说我的名字,他不光早就知道,甚至连我发表过的一些稿子都有印象。听说我不愿脱*装,他抄起电话就给连长打,“你们不要让董虎艇退伍,我们准备调他到机关来!”乖乖!陈干事真是“雷厉风行”,后来,我才知道,像我这样的老兵新面孔,调入机关谈何容易!在他的引领下,我拎着见报剪贴和获奖证书走进了宣传科长王玉伟的办公室。王科长身材魁梧,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曾在*校当过马列教员。他认真翻看了我的资料,在鼓励一番后,热心地说:“这样吧,你先去参加报道员培训。关于你的情况,我会找主管领导反应和请示。好吧?”正说话间,一位显然是来“串门儿”的上尉大大咧咧踱步进来,他拿过我的剪报本随手一翻,突然冒出一句,“谁知道是不是恁写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这句话,应该说也不无道理。可在我当时听来却感觉非常刺耳。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出成果。在报道员培训期间,我听通信连一个叫王征的战士讲,他们连队通过给地方写“推荐信”的形式,帮助老战士解决退伍就业的后顾之忧。我感到这条线索有价值,当即写了一篇“荐人才”的小消息,同时附上一封短信,实事求是地汇报了我的处境,一并寄给了一直厚爱我的《前卫报》陈编辑。仅仅一周时间,陈编辑就在三版头条以“又到老兵退伍时”为通栏标题,把我的这篇稿子及其同类文章一起“打包”编发出来。《前卫报》是周三刊,如此快的见报,堪称奇迹!足可见陈编辑的良苦用心。这能为我继续“留队”加分么?我心里头还是“打鼓”。刚从培训班回来的一个上午,我正坐着马扎子发呆,突然听到有人找我。来者是个非常干练的志愿兵老班长。他开门见山,语速也快,“我叫王斌,旅电影队长,我刚从上海结婚回来。我们电影队一共有五人,今年三个要退伍,听说你会放电影,我这就来找你了,如果你能进电影队,我们就在一起干,如果去不了,咱也交个朋友。走,我带你去见王科长。”显然,他并不知道陈干事已经带我见过一次王科长。王科长也没料到王斌会推荐我进电影队,“科长,电影队一下子退伍仨,一大摊子工作咋运转?小董是现成的放映员,这样的人,眼下去哪儿找?”其实,陈干事私下里也“催”过王科长,他之所以犹豫,还是缘自那位主管领导的态度,“小董,我就实话实说了吧,你的情况,我请示了主管领导,他有一些顾虑,因为你现在是第三年兵,留下来就是第四年,到了第五年就得转志愿兵。领导也是好心,就怕耽误了你……”“我不怕!”我索性豁出去了,“首长,我求求你,给我一次机会!哪怕只给我一个月!如果你们看我不行,我立马卷铺盖走人,肯定不让首长为难!”王科长看了看王斌,又看了看我,随后,他的右手在办公桌上一拍,“我再去协调,你先来电影队帮忙!”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把救命的稻草,已然没有任何退路,我拼了!搬进电影队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以读秒的心态和冲刺的状态认真对待,精心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手中的话筒真是帮了大忙,在我主持了“*营之声”广播和影前幻灯节目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电影队新来了一个叫“小董”的老兵。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业余时间我挑灯夜战、笔耕不辍,一个月在*区以上报纸发表稿件8篇。按规定,一年发稿6篇就可以立三等功。部务会上,当时的*治部赵主任“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这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喜极而泣,全然忘却了一个月以来所有的辛劳、辛苦和辛酸。我发誓一定要倍加珍惜在部队的每一天……行笔至此,我只想说,感谢陈彩亮教导员,感谢陈建平干事,感谢王斌队长,尤其要感谢王玉伟科长!如果没有你们当初的关心、支持、呵护和帮助,我怎么可能会有今天?又怎么可能会有机缘写出上述这些文字?衷心地谢谢你们!年夏天在部队的单身宿舍给我起外号儿的小女兵当了整整10年兵,转业也已18年,竟然压根儿不知道,当年在部队我还有“外号儿”。直到前两天,和女战友王翃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