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我来过很多次,有宏伟壮丽的平遥和风格独特的大理,说实话,如今要找到一个没有被开发过的古城早已是易如反掌。
但是在河南我也找到了一个不为游人所知、有年历史、城市布局特殊、这里是商丘古城。
要不是这次去,真不知道商丘还有座古城,并且是那么宏伟而又特殊。商丘是一座古城,也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多年前就有“夏禹之都”之称。商汤灭夏以后,商王朝迁都于此,并以此城为都城,由此而得名为殷墟。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人类茹毛饮血之史宣告终结,此后帝喾之子阏伯为祭祀火神而修建火神台。
周朝时期,周成王封殷的子孙微子启在商为宋国,商丘是宋国的国都、别称宋城。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公元前年至前年间的商末时期,宋在这里建立了周王朝。春秋末期,宋与鲁国和齐国一起成为东方大国,称雄一时。商丘人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到现在为止,宋城人仍以其勤劳智慧着称于世。
商丘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就被称为"应天府",是宋朝陪都之一,宋真宗时又被称为"商丘"。商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当时全国*治文化中心之一。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年称帝,建立了宋代王朝,史称五代宋,也叫后周、北宋。靖康之耻之后,赵构是在商丘即位,并改元南宋以继续对宋朝的统治。
这样算下来,商丘与大宋王朝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不明白的命运。现在的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由于它所处位置特殊,所以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老城已显得有些破败不堪了。古城是由元朝时期的归德府城和北宋时期的南京城以及隋唐宋城等组成。商丘把沉重的往事埋在地下,把少数定格的岁月留在地上,变成一座古老的城摞城。
古城布局设计巧妙,城墙呈方形、护城大堤呈圆形、外圆内方、宛如一个硕大的方孔圆钱、寓意天圆地方、日月同辉、还有招财进宝的意思。
这里也是八卦城,市内有93条街,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很多小块在空中俯视状若棋盘。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一条?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九龙壁!九龙壁位于西安城墙内,始建于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它与长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因为道教中9为最大数,普天之下再无大于9者,3为万物之源,93街还暗示着古城可以万年永固、长盛不衰。
只是心愿只能心愿,商丘古城长期饱受战火的骚扰,大部分建筑都已经荡然无存过半。然而,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却还保存着许多古老而又珍贵的古建文物,其中尤以民居和民宅为最多。这些房屋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至今仍完好地矗立在城内。笔者到古城参观,发现四合院已成为居民区,当地群众终年生活在这里,和古城融为一体,虽具有生活气息,但给古城造成的损害也一目了然。
古城中留存着许多文物,例如归德府文庙、张巡祠和应天府书院。其中以归德府文庙最为着名。它建于元至正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了。现存建筑主要包括大成殿、配殿及碑亭三大部分。应天府书院为古四大书院之首,拥有北宋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为宋朝最具影响的书院,当年就产生了状元、探花。
范仲淹守孝期间主持书院有段时间,倡导因材施教,以学生各方面特长传授学科,倡导学以致用,倡导实地考察,所谓“明体达用”.原来当时商丘已处于时代前沿。
照理说,这座具有历史,规模和人文的古城,应该火了吧,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游人不多,美食街内冷冷清清,走在大街上的全是当地居民。我想,这也许是因为古城没有特色吧!其实,在城市中找一个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生活环境好的地方并不难,关键要看你是否用心去寻找。什么是"用心"?区别当地人与游客的办法非常简单,看看他们拍了没拍就知道。
想来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商丘自身名气并不响亮,在古城宣传方面差之毫厘,加之此地正全力发展,尚未全面对外开放,所以知名度并不高,更缺少一些繁华。
但处在人口大省河南境内,再加上商丘自身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座古城大有可为、也是目前世界上所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融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为一体的古城大遗址。在“中国最美丽潜力景区榜单”上商丘获得“中国最具潜力十大古城”榜首。
我见时间尚早就上城墙去参观了一圈。墙内宽敞明亮,清风习习,沁人心脾,墙上悬挂着“归德”两字旗幡和元朝时题。城内也是宽敞明亮,高大宽敞的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派繁华景象。城墙外还有许多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动人的画面。漫步在街上。沿着城墙能在古城内转来转去,古城内的街道脉络清晰可辨,能从各个角度领略古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