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自由市场购买花菜。商丘睢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天刚破晓,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迎宾大道与银河路交叉口的“自卖头”市场,早已人声鼎沸。有晨练的市民顺道买菜,也有附近的商超整车购买拉到市区。
一扫蔬菜滞销的阴霾,睢阳区路河镇菜农赵学民感到“大头落地”,七八万斤芹菜眼看就卖完了。在蔬菜“老把式”赵学民看来,今年蔬菜行情不景气不仅仅因为疫情防控*策导致交通短时间不畅,也有种植规模扩大导致菜价低迷的因素。
商丘市是蔬菜生产大市,辖有7个蔬菜生产大县(市、区),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复种)余万亩。11月中旬,受交通管制、供大于求等多重因素交织,多地出现大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滞销的情况。
市民在“自卖头”购买大葱。商丘睢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一方面是蔬菜销售不畅,菜农心焦;一方面是超市菜价并没有明显回落,市民心慌。
怎么办?基于此,“自卖头”应运而生。商丘市睢阳区在不扰民、不影响市容、不阻碍交通、方便市民的前提下,规划出3个“自卖头”市场,并为菜农提供多种优惠条件和*策支持,吸引了当地和周边县区数百户菜农、40多家商超自发入驻市场进行交易。3个“自卖头”市场不仅为全区及周边农产品保供稳价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搭起了*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路通了,市场活跃起来了,蔬菜滞销的困境逐步缓解。而对于产量大、需要运输周期长的菜区,商丘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指导菜农科学收储,延长蔬菜生产、销售周期,实现错峰销售,并充分发挥现有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仓储设施“蓄水池”作用,鼓励菜农进行保鲜储藏,安排蔬菜延时上市。
初冬时节,走进柘城辣椒大市场内的宇淇食品冷藏公司,一辆大卡车正停在院内,工人们正有序将辣椒打包装车发往外地。据公司负责人兼柘城县辣椒协会会长周修宇介绍,柘城县上规模的冷藏公司有24家,公司冷库数量少的有2个,多的有10余个,全县冷库总容量在12万吨左右,为存储辣椒提供了便利条件,起到了错峰销售稳定价格的作用。
线下不畅,转战线上。对柘城县辣椒商家李星河来说,网上销售成为主战场。他在多个网上移动平台销售辣椒,一家店就有2.4万多人